0

购物车里没有产品

让艺术滋养生活

王开方

并不觉得把景泰蓝、红木椅搬回家,再摆放些奇石、玉器就算是有艺术的生活了,当然那也是个可供欣赏、美化环境、陶冶情操的装饰。艺术应该更有其创造性,充满激情、情感和个性。从这点上说,如果春节把墙壁粉刷成红色,等到春天再换成绿,或者自己DIY做个相框做个灯罩,让空间与众不同,让心情随之改变,倒算是艺术的行为。

我们对艺术的理解,与西方社会的认知有根本上的不同,这归罪于我们从小受的教育。那时习字叫临摹,也就是一定要像,无论是颜体、柳体,还是王羲之,如果不像,就不是好书法,不是好学生。画画也如此,“像”是根本,而“创作”是在这一标准和框架下的个人有限的发挥。所以近代我们的艺术家更多的是在继承之下的艺术弘扬,又有多少是能留给后人影响历史的文化遗产呢?

如果毕加索和梵高生活在中国,他们死定了。他们为艺术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付出的激情,不是我们的价值体系所能认知的。

其实艺术不都是那么的高贵,更没必要把艺术教条化。艺术该像风、像空气,轻松地吹拂滋润每个人的生活。艺术应该是最宽松最包容的,不必有畏惧感,也没有犯错可言。艺术是一种体验、感知和快乐,是最自由的游戏,一旦匠气就不好玩儿了。

看国外长大的孩子,把我画成蓝色的脸、粉色的眼睛,更看他满足兴奋的样子,这时我看到的是绘画给他给我带来的快乐。要是在国内,家长就急了:“画的什么啊,一点儿都不像!”

其实艺术的影响不仅在于艺术本身,对一个国家,它是对创造力的鼓励,而对于个人,它让生命更充满活力。没有创造力的国家只会效仿和抄袭,而没有活力的生活,乏味无趣。对历史,应有尊重和欣赏,也要给予推动的力量,所以唐宋元明清,历代帝王各有自己的主张和创造,留给后人。而新中国,文革的样板戏算是一笔文化遗产,其他的还有多少呢?循规蹈矩是社会准则也是生活规范,不能犯错误同样等同于不去创新,所以在我们的生活中,艺术品多数还是那些被公认的唯美的没有“瑕疵”的工艺美术,比重过大,不仅无益,甚至毒害。

当代艺术的丰富、怪异及激情,对社会和生活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,不单有美化和填充,更有改造,以及对哲学、伦理的挑战等等。简单说来,让生活中充满想象和创新,不一样的画作和影像,不一样的雕塑和装置,是魅力,是品味,也是革命和自信!它们的能量在四周散发,这种能量会有集结而让人感知。所以,艺术品在家中已不是艺术本身,不是一种满足和炫耀,而是唤醒和激发,滋养我们对生活的想象,对生命的热爱,整个社会也会为之丰富而充满感动。

在中国,艺术与百姓生活不仅有距离,更隔着一道鸿沟,似乎这只是艺术家、画廊与藏家之间的游戏。而在西方,在日常生活里,每个人都更容易得到艺术的教育与鼓励,有鉴赏和动手的机会和能力,不是艺术家,却是艺术爱好者,油画是普通家庭的陈设,鲜花是日常消费品,生活中流淌着一种温暖和舒适。

记得十年前在悉尼结识一对老夫妇,对于生活他们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:每十年换一个职业,不求事业的辉煌,只求生命的丰富。他们做过教师,搞过写作,办过公司,也卖掉住房换游艇环游过澳洲。他们的经历感动影响了我,在我心中他们是艺术家,生活的艺术家。有主张有创造,符合自己的特质,传达生命的激情与快乐,这就是艺术吧。

多去转转画展,因喜好而收藏,与价值无关,与热爱相连。不可能每个人都是艺术家,也没这个必要,但要让艺术进入和滋养每个人的生活。

艺术可以非常简单。夏季为自己绘制一件T恤;为心爱的人设计生日蛋糕,哪怕是芒果上插支蜡烛;周末炒道菜,那是菜谱上从未出现过的;PS一张合影,让两个人八爪鱼一样拥抱;把卫生间改装在阳台,月光下淋浴,冲着天空解手;学个乐器,出声就行,找自己的旋律,即兴演奏……在非洲,在南美,在古老的亚洲,在所有并不发达的人类居住的角落,那些部落的音乐和民间的绘画都并非科班艺术家的创作,但它们很生动很感人很真实。

随意和快乐,真诚和执着,这也是艺术。它很容易,离生活可以很贴近。

让艺术浸入你的世界,不仅是滋养一个人的生命,更是调剂着社会生活。特别是当代艺术,不是对唯美的复制,而是对审美的挑战,是提供一种思考、一种方法、一种突破。它的核心可以不在形式的表面,而在思维的源头。所以无论是政治家、生意人,还是学生抑或百姓大众,了解和热爱艺术会让他更有创造性和包容性,所以,当每个人关注、参与和热爱艺术时,滋养调理的已不再是个人生活,会让整个民族更有生机。